插线板的注塑加工过程
- 发布时间:2025-05-06 15:59
插线板的注塑加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,需结合塑料特性、模具设计和生产工艺。以下是详细步骤和关键点:
1. 材料准备
塑料选材
常用阻燃工程塑料(如PC/ABS、PP),需符合电气安全标准(如UL94 V-0阻燃等级)。
干燥处理
颗粒原料需在80~120℃下烘干2~4小时,避免注塑时产生气泡或银纹。
2. 模具设计与制造
结构设计
模具需包含插线板外壳的复杂结构(如插孔、卡扣、螺丝柱),并设计脱模斜度(通常1~3°)避免粘模。
流道系统
冷流道或热流道设计,确保塑料均匀填充型腔,减少熔接痕。
冷却系统
优化水道布局(如螺旋式水路)以缩短周期,防止变形。
3. 注塑成型
参数设置
温度
料筒温度(200~280℃,依材料而定),模具温度(40~80℃)。
压力
注射压力(80~150MPa),保压压力(注射压力的60~80%)。
周期
单件周期约30~60秒,含注射、保压、冷却、开模等阶段。
过程控制
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,保压补缩后冷却定型。
4. 后处理
去毛刺
人工或机械去除分型线、浇口残留。
二次加工
可能需要超声波焊接(组装上下盖)、激光打标(标识参数)或喷涂(表面纹理)。
5. 质量检测
尺寸检验
卡尺、三坐标测量关键尺寸(如插孔间距、壁厚)。
功能测试
插拔力测试、阻燃测试(如灼热丝试验)、电气强度测试。
外观检查
无缩痕、飞边、色差等缺陷。
6. 组装与包装
内部组件安装
将铜片、导线、开关等装入外壳,通常采用螺丝固定或卡扣装配。
包装
防静电袋+纸盒,标注安全认证标志(如CCC、CE)。
关键注意事项
模具维护
定期清洁、抛光,避免模面损伤导致产品缺陷。
工艺优化
通过模流分析(如Moldflow)预测填充问题,调整浇口位置或工艺参数。
环保要求
废料回收利用(粉碎后掺入新料,比例≤30%)。通过以上流程,可高效生产符合安全标准的插线板外壳。实际生产中需根据具体材料和模具特性微调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