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塑件注塑加工方法
- 发布时间:2025-06-09 07:30
注塑件注塑加工是一种通过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,冷却固化后形成特定形状制品的成型工艺。以下是注塑加工的核心方法、流程及关键要点:
1. 注塑加工基本流程
1. 原料准备 - 塑料颗粒需预先干燥(如ABS、PC等吸湿性材料),避免水分导致气泡或表面缺陷。- 可选添加色母、增强纤维(如玻璃纤维)或阻燃剂等改性材料。
2. 熔融塑化 - 注塑机螺杆将塑料加热至熔融状态(温度依材料而定,如PP约200~300℃),并混合均匀。
3. 注射充模 - 熔体在高压(通常50~150MPa)下通过喷嘴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,充填时间极短(秒级)。
4. 保压冷却 - 保压阶段补充收缩导致的材料不足,冷却时间占整个周期的70%以上,影响变形和尺寸精度。
5. 开模顶出 - 冷却固化后模具打开,顶针机构推出制品,完成一个周期(通常几秒至几分钟)。2. 关键注塑方法
常规注塑
适用于大多数塑料件,如家电外壳、日用品等。
精密注塑
高精度(公差±0.01mm)、低翘曲,用于电子连接器、光学透镜。
气体辅助注塑
在厚壁部位注入氮气,形成中空结构,减少缩痕(如家具把手、汽车部件)。
双色/多色注塑
通过多套模具或旋转模芯实现不同颜色/材料的复合制品(如牙刷柄、按键)。
微注塑
用于毫克级微型零件(医疗导管、微齿轮),需特殊微型注塑机。
嵌件注塑
预先放入金属件或电子元件,一体成型(如螺纹嵌件、传感器外壳)。
3. 工艺参数控制要点
温度
料筒温度、模具温度(高温模改善表面光泽,低温模缩短周期)。
压力
注射压力、保压压力(过高易导致飞边,过低则充填不足)。
速度
注射速度影响熔体流动和分子取向(高速充填减少熔接线,但可能产生喷射痕)。
时间
冷却时间与壁厚平方成正比(如2mm壁厚需约20~30秒)。
4. 常见缺陷及对策
| 缺陷类型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案 ||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|| 缩痕 | 保压不足或冷却不均 | 增加保压、优化水路设计 || 飞边 | 合模力不足或模具磨损 | 提高合模力、修复模具分型面 || 熔接线 | 熔体分流汇合 | 提高模温、调整浇口位置 || 翘曲 | 内应力不均 | 优化冷却系统、降低注射速度 |
5. 模具设计核心要素
浇注系统
浇口类型(侧浇口、点浇口、潜伏式浇口)影响流动和外观。
冷却水道
均匀布局以缩短周期(随形冷却通道效果更佳)。
脱模斜度
通常1°~3°,深腔件需更大斜度避免划伤。
排气槽
深度0.02~0.05mm,防止困气导致烧焦或缺料。
6. 材料选择参考
通用塑料
PP(耐化学性)、ABS(高韧性)、PS(透明件)。
工程塑料
PC(高冲击)、PA(耐磨)、POM(自润滑)。
高温塑料
PEEK(航空航天)、LCP(精密电子)。
7. 后续处理
- 去浇口、毛刺(手工或自动化修边)。- 表面处理:喷漆、电镀、UV涂层等。- 尺寸检测(CMM测量)或功能性测试。通过优化上述参数和方法,可显著提升注塑件质量、降低废品率。对于复杂零件,建议采用模流分析软件(如Moldflow)提前预测缺陷并调整工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