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密注塑要点是什么
- 发布时间:2025-06-25 07:22
精密注塑是一种高精度、高质量的注塑工艺,主要用于生产尺寸精度高、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塑料零件(如电子元件、医疗器械、光学部件等)。其核心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材料选择
高稳定性材料
选择流动性好、收缩率低且热稳定性高的工程塑料(如PEEK、PC、PMMA、LCP等)。
干燥处理
材料需充分干燥(如PC在120℃下烘干4小时),避免水分导致气泡或银纹。
批次一致性
确保材料批次间的性能稳定,减少波动对精度的影响。
2. 模具设计与制造
高精度模具
模具加工精度需达到±0.005mm以内,模腔表面抛光至镜面级(Ra≤0.05μm)。
排气设计
合理设置排气槽(深度0.01~0.03mm),避免困气导致缺胶或烧焦。
温度控制
模具需配备精准的模温机(控制±0.5℃),确保均匀冷却。
刚性结构
采用高强度钢材(如S136、NAK80)并增加支撑,防止变形。
3. 注塑机性能
高响应系统
选用全电动或伺服液压注塑机,控制精度达0.01mm。
稳定塑化
螺杆设计需匹配材料特性(如长径比18:1~22:1),确保熔体均匀。
闭环控制
实时反馈压力、速度等参数,动态调整(如保压切换精度±0.1bar)。
4. 工艺参数优化
注射速度
高速填充(如100~300mm/s)以减少流动痕迹,但需避免喷射。
多段控制
分3~5段控制射速和压力,适应复杂结构。
保压与冷却
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50%~80%,冷却时间占周期50%以上。
模温梯度
不同区域温差控制在±2℃内(如镜片模具需80~120℃)。
5. 环境与后处理
恒温车间
环境温度控制在23±2℃,湿度40%~60%。
应力消除
通过退火处理(如PC在110℃下1小时)减少内应力变形。
全检与测量
使用三坐标测量仪(CMM)、光学投影仪等检测关键尺寸(公差±0.02mm)。
6. 常见问题对策
尺寸偏差
检查模具磨损、材料收缩率或保压不足。
表面缺陷
调整模温、注射速度或优化排气。
内应力
降低注射压力,延长冷却时间或退火处理。
总结
精密注塑的核心是材料、模具、设备和工艺的协同控制,需通过严谨的验证(如DOE实验设计)优化参数,并持续监控生产稳定性。典型应用案例包括手机镜头模组(公差±0.01mm)和微齿轮等。